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邢兆远、李建斌从山西省考古所获悉,考古工作者近期在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西南呈村一建筑工地,发现一处大型西周墓地。该项目领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韩炳华说,从已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陶器、海贝等随葬品和已探明的4座大型墓葬、1座车马坑判断,该墓地的墓主人级别堪比绦县横水及翼城大河口的西周大型墓葬的墓主人,该墓有可能是西周时期又一方国墓地。 2012年8月,长治市文物旅游局对一幼儿园建设工地进行...
2日,武汉市黄陂区双泉村大余湾在村口空地进行民居建设施工时,意外发现三座墓葬。据黄陂区文体局文物处介绍,墓葬中发现了一支银簪、一副西洋镜和一些衣物。根据区考古工作人员的初步判断,它们大约为清代晚期的墓葬。 昨日,记者来到发现墓葬的工地现场,只见整个工地已经停工,部分被挖机损坏的棺木散落在墓葬周围。大余湾是全国历史文化名村,村中存有不少有价值的明清时期古建筑。为了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大余湾禁止村民在...
近日,记者从新郑市了解到,该市文物部门在配合一建设项目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一处面积巨大的东周时期平民墓葬群,初步勘探已发现墓葬近600座。目前已由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清理墓葬200余座。 此次发现的这批墓葬以东周时期为主,基本都是平民墓葬。由于墓葬年代久远,多数墓葬都有被盗扰的现象,即使这样,现场考古发掘人员仍严格按照田野考古操作规程,精心发掘,目前已出土包括铜敦、铜镜、带钩等在内的一批珍贵...
近日,濮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在濮阳新区南水北调支线工程工地发现一座唐代早期墓葬。 该墓为砖室墓,南北走向,由墓室、甬道、墓道组成。墓室平面呈方形,四壁略向外弧,长、宽各3。20米、残高3米。墓室南为甬道,长2。30米、宽1。30米、高1。70米。甬道中部偏南有石质墓门,甬道南为斜坡墓道。 该墓早期被盗严重,石棺已被打碎,从石棺残块来看,有浮雕“四神”图像。甬道内发现墓志一...
记者尕玛多吉从西藏昌都地区文物局获悉,该地区察雅县近期在“川藏联网工程”16标段施工中,发现一批距今约2000多年的古墓葬,其中3座墓葬均遭较严重破坏,人骨及石棺板零散分布于基坑内外的散土中,无随葬品,推测应为二次葬。 据昌都地区文物局局长永忠达瓦介绍,该古墓葬位于察雅县烟多镇如给村东约450米查那秀半山腰的一台地上,暂命名为“查那秀墓地”,墓地地...
11月20日,记者从昔阳县文物部门了解到,针对今年4月下旬在该县中医院建设工地、松溪路改造工地及澳垴山公园工地发现的7座宋金时期砖券单室墓,昔阳县政府将投资1000多万元人民币在原址建设博物馆进行集中保护。 该县文物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位于昔阳县中医院墓地的4座墓葬均坐北朝南,形制基本相同,由墓道、甬道和墓室组成。墓室平面为八角形,墓底设棺床,叠涩穹窿顶。其中一座墓葬出土有长约32厘米、宽15厘...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2013年3月,在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一处房地产建设项目中发现两座砖室墓,随后考古人员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4月中旬,曹庄隋唐墓葬一号墓出土了一方墓志,志文中有“随故炀帝墓志”等文字。截至目前,该墓出土的重量级文物有十三环蹀躞金玉带、鎏金铜铺首、成套的编钟编磬等,另外在墓中发现有人的牙齿,在二号墓中还出土了人骨遗骸。如何确定一号墓为隋炀帝墓,二号...
来中国古都西安的遣隋使与遣唐使已是和平交流的象征,那些隋唐中央政府派遣出使他国的使节如何呢?西安最近公布的考古资料显示,两座“由隋入唐”大墓的墓主人竟然是兄弟,二人在隋朝时曾经共同为官,其中一人唐初时还曾出使过朝鲜半岛的新罗国。 据了解,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今年夏季在南郊配合一处住宅小区的基建过程中发现了18座古墓,其中9座唐墓共出土5方纪年明确墓志,以及丰富的生活用...
男立俑和女立俑 上官婉儿墓被发现两个多月了,发掘进展如何,出土文物的修复进展如何,墓志能否揭开缘何遭“官方毁墓”谜团。昨日,本报独家专访该墓考古队领队、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李明,对此进行一一回应。 考古进展:现场发掘工作已完成 上官婉儿墓是一座由墓道、5个天井、5个过洞、4个壁龛、甬道和墓室等部分组成的高等级墓。遗憾的是,该墓葬被人从第四、第五个天井直接开挖进...
三门峡首次发现有明确纪年的元代早期墓葬 本报三门峡讯 近日,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市区发掘出两座元代早期墓葬,现场出土炭化的粮食颗粒、酱釉瓷碗等物。据考古人员介绍,根据现场出土的《合同券》记载,该墓下葬的时代为元宪宗蒙哥八年,即公元1258年。 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李宝军告诉记者,该墓葬群是在对某在建小区进行考古勘察时发现的,两座墓葬墓道均为L形,由南北向长墓道和东西向短墓道相交而成,墓道...
经过将近15天的抢救性发掘,在汨罗市罗城社区桐子坡一在建工地现场,岳阳市文物管理处的考古人员清理发掘工作有惊喜发现,发掘墓葬约23座,出土青铜兵器、陶器等文物60余件,其中不少文物具有重要考古价值。 该墓群的发掘规模之大,发掘数量之多,不仅在汨罗考古史上是空前的,在岳阳地区也是罕见的。此次考古发掘为汨罗市文物考古事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0月7日,岳阳市文物管理处接汨罗市民举报,在桐子坡一...
记者从广西左江流域考古调查与试掘课题组获知,该课题组最近复核和发现了22个新石器时代遗址,其中在龙州县宝剑山岩画附近一处洞穴遗址中发现了“洞穴贝丘与岩洞葬叠加”式的古墓葬和骨质剑形器、锯齿刃蚌器文物,这样的发现在广西尚属首次。 宝剑山A洞遗址洞口 广西文物考古所提供 据现场考古工作人员介绍,位于龙州县上金乡两岸村的宝剑山A洞洞穴内面积约为120平方米,洞内堆积大...
近日,三门峡市文研所在三门峡市区某工地发现两座元代早期墓葬。 两座墓墓道呈L形,由南北向长墓道和东西向短墓道相交而成,墓道内有台阶转折上下;墓室西壁上均有灯龛放置瓷碗以充长明灯,其中一墓室内四角及中央分别摆放五种不同颜色的卵石镇墓;据出土合同券记载,墓葬的时代为元宪宗蒙哥八年(即公元1258年)。 这是三门峡市首次发现具有明确纪年的元代早期墓葬,该种形制的元代早期墓葬在全国亦属罕见,对于研究元...
保定蠡县发现战国壕沟及东汉墓葬 陶饼、陶棺等全国罕见文物出土 20余座东汉墓葬丰富冀中历史 大型壕沟遗迹在保定属首次发现 为配合南水北调“保沧支线”工程建设,9月中旬起,河北省文物局委托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与博物馆系,对保定蠡县蠡吾镇南忠卫村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目前,考古队发现了战国时期大型壕沟和灰坑遗迹,这在保定地区尚属首次发现;清理出20余座东汉时期墓葬,...
经过3个多月的考察发掘,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结束了对该省迄今最大的明代古墓群的发掘工作,共发掘明代古墓49座、新石器时代房址2座、新石器时代墓葬8座。 这是黑龙江省继20年前发掘绥滨县明代墓群之后,第二次发掘明代墓群,为嫩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序列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此次发现的古墓群位于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杜达乡洪河村。在49座明代墓葬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随葬器物,包括日月同辉胸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